調查|15家獲批純電動車企現狀 誰跳票?誰忽悠?
來源: 鳳凰網視頻 2018-03-29 11:57:57 瀏覽:次
鳳凰網汽車訊 資質審批冷凍1年,后續排隊企業備受煎熬。這也讓前序獲批企業再度受到輿論審視。
從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發改委審批通過了15家新能源生產企業的立項。14個月,15個資質,月均超過1個,相當密集。然而在江淮大眾拿到第15家之后,資質審批戛然而止,之后1年再無動靜,也無交代,排在后面的企業備受煎熬。
不患寡而患不均。沒拿到資質的企業自然有道理去質疑這15家企業到底是否比自己夠資格。誰不夠資格?發改委審批的企業,筆者也不敢妄議,只能基于15家企業當前公開披露的消息,把各自發展程度梳理出來,讓看官們自己判斷。
【雙資質】
“雙資質”的5家:北汽新能源 、知豆、江鈴新能源、云度新能源、長江汽車
變相“雙資質”2家: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
準“雙資質”的1家:前途汽車
【單資質】
“有車但未上市”4家:合眾新能源、萬象集團、國能新能源、金康新能源
沒實車或沒有PPT 3家:江蘇敏安、河南速達、陸地方舟
要想真正賣車,不僅拿到發改委審批,還要還拿到工信部生產資質,號稱“雙資質”,目前15家企業只有5家拿到“雙資質”。
“雙資質”的5家:長江汽車產品未上市
北汽新能源 :已有11款純電車型,2017年實現銷量10萬輛,銷量超過特斯拉。
知豆: 已有H1、D1、D2、D3等車型上市,2017年實現銷售4.25萬輛。
江鈴新能源: 江鈴E100、E200、E160等車型已經上市,2017年銷售3萬輛。
云度新能源: 兩款純電動SUV π1、π3都已經正式上市。
長江汽車: 第一款純電SUV逸酷2016年推出,2018年1月已經申報工信部。
不難看出,這5家企業里,北汽新能源、知豆、江鈴都是已經有一定銷量規模的成熟純電動車企。發展稍晚一點的云度也已經有兩款車上市。
只有長江汽車目前還未有純電動乘用車產品正式上市,這款純電動SUV逸酷,此前計劃2017年上市,沒有兌現,但目前該款產品已經申報工信部。另外,長江汽車去年12月才獲得工信部資質,去年新車跳票也符合邏輯。長江汽車母公司港股上市公司五龍電動車是生產新能源商用和專用車的企業。
變相“雙資質”的2家:江淮大眾已有產品公示
有2家例外的企業——奇瑞新能源和江淮大眾,雖然只有發改委“單資質”,但是可以暫時借用母公司的工信部“資質”。
奇瑞新能源公司2010年就成立了,2014年第一款eQ電動車上市。2017年,奇瑞新能源實現銷量3.4萬輛。跟北汽新能源一樣,奇瑞新能源只是想申請個獨立的資質而已。
相比之下,大家可能更關心江淮大眾。3月14日,工信部發布第306批車輛新產品公示,一款“思皓牌”純電車型是歸在江淮汽車集團名下。考慮到江淮大眾項目由西雅特品牌推進,思皓的發音和車標都類似西雅特。業內普遍認為,這款車就是江淮大眾的新車。而且江淮董事長安進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江淮大眾的新車2018年會上市。
準“雙資質”的1家:前途汽車K50未如期上市
在剛剛過去的3月16日,前途汽車進入工信部第306批擬新增資質公告名單中。所以,暫無“雙生證”的前途汽車計劃2017年上市純電動跑車K50,目前已經跳票。
新消息稱,新車2018年6月量產。前途還表示,在4月北京車展上會公布全系列產品計劃。眾所周知,前途汽車是長城華冠全資子公司,據報道,長城華冠的創業團隊來自當年的北京吉普。
“有車未上市”的4家
合眾新能源:代號EP10B首款產品正在測試中。計劃2018年三季度上市,2018年上半年將發布品牌戰略和產品計劃。第二款計劃2019年底推出,第三款計劃2020年推出。目前,工廠即將竣工,原北汽新能源副總張勇新近加盟出任總裁。
萬象集團:插混跑車Revero尚未引入。2016年9月,首款插混跑車Revero亮相并路試,原計劃2017年引入國內,但沒有后續消息。計劃2020年推出首款國產純電動車。萬向集團2014年收購美國新能源車企菲斯科,并改名卡瑪汽車。插混跑車Revero原為菲斯科的一款車。
國能新能源:2017年發布NEVS 9-3系列概念車量產版,同年12月下線,但至今未有進一步消息。國能新能源2012年收購原薩博汽車部分資產(自稱核心資產),此后基于薩博平臺研發新能源車。
金康新能源:發布首款純電SUV。2018年3月底金康新能源在美國發布首款智能電動SUV。并公布新車2019年一季度下線,二季度上市。金康新能源是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收購了一間美國AMG民用汽車工廠用以生產新車,暫無消息表明美國生產如何引入國內。
沒有實車,但有地方支持3家
江蘇敏安:電動超跑D02、電動SUV E01曾參加灣企業展銷會,但未披露車型詳細信息,D02計劃2018年下線。整個項目原計劃2018年建成投產。淮安開發控股有限公司(國有獨資)是投資方之一,股比50%。
河南速達:未公布整車計劃。2016年報道稱速達曾交付20輛純電動樣車給國家檢測中心,但尚未有正式車型和量產消息。2016年速達被南方周末等知名媒體報道里涉嫌非法集資和僵尸企業復活。
陸地方舟:低速電動車出身。目前在產的產品主要是低速電動車。尚未公布正規純電乘用車的產品計劃。陸地方舟拿到發改委審批時曾引起熱議,因為其知名度不如御捷、富路、時風等低速電動車企業。但項目得到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結語:
15家企業的現狀扒完,筆者發現企業間發展差別巨大,正規軍已經達到百億規模,銷量位居全球首位,而另一面,個別企業此前鮮少聽聞,此后沒有動靜。未來會因為沒有落實產能和產品被吊銷資質,還是成為新一輪僵尸企業?筆者持續關注。
但無論如何,希望后續有能力的優秀企業能夠拿到資質,不要被耽誤量產時機,給新能源市場帶來競爭活力。
2017-07-23
2018-03-27
2018-03-28
2018-03-28
2018-03-28